柴发合 教授/研究员      

电话:+86-10-84915164

E-mail:chaifh@craes.org.cn

研究方向:大气环境科学

个人履历

教育状况:

1974.9 -1978.1,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士

1978.9 -1982.4,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硕士

 

主要工作经历:

1978.2-1978.8,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师

1982.5-1992.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工程师

1992.9-1995.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大气物理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1995.12-2004.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

2004.6-2007.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07.3-2009.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

2009.6-至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为大气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控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核生化环境安全等,承担并完成了从“六五”到“十五”国家科技攻关相关项目,其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及地方大气环境管理和重大决策中,在国家面对重要大气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及气候问题和处理重大事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代表性的研究项目:

1、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典型地区大气灰霾特征与控制途径预研究”

2、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策略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3、 973项目“中国酸雨沉降态势、输送机制及调控原理”

4、 863项目“大气复合污染的区域调控和决策支持技术”

5、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重污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关键技术”

6、 九五攻关项目“我国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方案研究”

7、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和完善研究”

 

发表论文:

1、 柴发合,王淑兰等,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探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36(5):5-7.

2、 柴发合,高健,王淑兰。大气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环境保护。2011.16:18-21.

3、 Jian Gao, Fahe Chai, Tao Wang, Shulan Wang, Wenxing Wang.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Beijing: New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special pollution control period in 2008.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Accepted

4、 Jian Gao, Fahe Chaia, Tao Wanga,b, Wenxing Wang.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 in Lanzhou, Western China. Particuology. 2011.9, 611-618.

5、 Jian Gao, Fahe Chai, Tao Wang, Shulan Wang, Wenxing Wang.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Beijing: New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special pollution control period in 2008.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24(1) 13–20.

6、 高健,柴发合,王淑兰,等。辽宁中部典型城郊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及来源特征研究,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2)

7、 柴发合,高健,王淑兰,陈义珍,张青新,张新民,张萌,张凯,岳婷婷.辽中地区降水化学的季节变化与大气传输特征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10. 23(23): 387-393.

8、 高健,王韬,柴发合,王文兴,长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生成-成长过程研究:不同气团影响下的过程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10,30(7):328~332。

 

专著和教材编写:

《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手册》、《硫氮污染物的控制对策及治理技术》等

教学工作

担任的主要课程:

大气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

社会工作

1、华北电力大学客座教授

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4、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文员会委员

6、国家环境保护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7、国家环境保护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8、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9、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0、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1、安徽省环境光学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荣誉奖励

1、 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实践,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北京及周边大气污染形成机制、区域联控及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研究,2010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成都市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2010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4、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2008年北京市环保局特别贡献奖

5、 深圳市污染控制规划,广东省环保局,200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 “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火电规划项目区域环境影响研究,2006年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7、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8、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 成都市大气污染综合控制方案研究,获2003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0、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获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1、 我国酸雨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获199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2、 广州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规划及防治对策研究,获1992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3、 我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获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4、 城市大气污染总理控制方法手册,获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5、 三向风标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获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其他